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四川需要一个老字号聚落(一条街)

作者: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图书馆副馆长、教授,中国商业史学会川商史专委会秘书长-吴萍


  中华老字号蕴含着传统技、传统文化、传统美学等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商业文化价值。我国出台了保护和传承老字号文化的系列政策,宏观经济的发展为大批中华老字号创造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大部分中华老字号传承和发展情况良好。面对信息化时代新经济的新挑战,尽管不少老字号企业迅速转变策略,纷纷采取各种措施适应时代的发展,但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四川有丰富的老字号文化底蕴,共有四川老字号企业125,其中48家中华老字号。据调查20%表现优异,60%随波逐流,还有20%面临困难甚至已经注销。老字号企业发展遇到瓶颈,分散的单个老字号企业势单力成都需要一个四川老字号聚落进行集中展示、管理保护,能更好地促进四川老字号企业的传承与发展。


继承老传统,焕发新光彩

  四川老字号植根于巴山蜀水地域文化大背景,历史传统悠久,盆地特色鲜明;质量至上、精益求精、技艺讲究的工匠精神,体现了厚重的川商匠心;移民文化造就川商海纳百川、包容并举、诚信朴实、豪爽耿直的气度,更是巴蜀商业道德文化的重要标志。在加快文旅融合、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作为四川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域的成都建设一个四川老字号聚落,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将使老字号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重放光彩,扩大四川老字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打造新聚落,支撑新产业

  四川老字号集聚区应该是以经济功能和商业文化为主的功能区,可以展示并促进餐饮、酿造、食品、医药、零售、居民服务业等众多领域特色主导产业,产业集聚特征明显。如推动相关产业城市融合发展,合理调整相关产业结构,还可充分吸纳新增就业。借鉴杭州市的经验,打造老字号产业集聚区,一方面可以让老字号企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信息互通互鉴,人员配套资源共享,线上线下融合虚实同步共振,提高老字号区位品牌集群效益另一方面可创新老字号文、旅、商融合方式,品牌商业运营模式,通过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等方式,选择成都国际非遗文化博览园等地区集中建设老字号产业平台,获得规模效益。

 

融合新业态,培育新需求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原司长郑文指出,老字号企业较普遍出现“机制僵化、观念陈旧、创新不足、传承无力”等瓶颈问题,而中小老字号更为明显,部分四川老字号也不例外。加快老字号聚落建设,可创造一个多业态融合的新选择。学习杭州经验,老字号+文化+科技+旅游新模式产生集成效应,进一步推动老字号产业化。通过老字号与多种新型文化业态的融合,可极大满足消费者对老字号多样、便捷的复杂需求层次,有助于更好地挖掘、培养新的消费者群体相关部门构筑多层次、方位的立体业态可以促进传统老字号企业开展多个领域广泛合作,形成新型非物质文化业态,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


强化协同力,整合支持力

  构建四川老字号聚落,通过搭建“政、产、学、研、销”专业平台,优化驻场老字号的营商环境。要建立有效的老字号投、融资渠道,政府应从保护优秀市场主体,传承优秀文化的角度建立引导性的投入机制,改革老字号品牌价值授信融资,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四川老字号中小企业融资基金”,鼓励有条件的老字号利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改革股权激励方式,推动混改,充分解决中小老字号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要建立川商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鼓励老字号加大科研投入占比,加强校企深度融合、产学研结合,提高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加快硬核技术创新,降低生产营销成本,扩大主营产品种类,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及时解决四川老字号员工年龄偏大、学历层次较低、专业人员流失和非遗传承困难等问题,为老字号企业集聚区注入发展新活力丰富老字号企业生存空间,在集中展现老字号传统技艺和传统商业文化魅力的同时,形成立体交叉、错位互补的商业环境,提升老字号联动水平鼓励和支持老字号企业积极参加各类经贸洽谈、展示交易活动激发四川老字号企业集聚区发展活力。

 战略伙伴
分享到
四川省商业联合会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武路42号新时代广场A座9楼
邮编:610000  电话:028-86655135  
(浏览本网站,建议将分辨率设置为1360*768) 
技术支持:极客联盟